基层党建

日喀则珠峰党建 > 基层党建 >农牧区 >最新动态

【作风在线】拉孜县热萨乡:改进作风狠抓落实 全面拓展乡村产业链条

发表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10:06 来源: 日喀则新闻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为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拉孜县热萨乡学习贯彻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区位优势和内生资源,不断丰富功能要素,盘活各类资源,全面拓展乡村产业链条,书写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一、强化招商引资,破解资金难题

热萨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汽车维修、餐饮、物流等多领域企业入驻,门店数量突破80家,产业链条显著延伸。同时,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今年以来,成功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额达1.59亿元,同比增长194%,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二、立足资源优势,丰富产业业态

热萨乡以绿色建材小镇建设为引领,依托交通优势和特色产业,打造“运输经济”“马路经济”“文旅经济”三大引擎,以“交通+产业+文旅”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群众物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规范管理兴盛运输公司,实现集体增收与民生改善双赢,2022年以来累计收益达4281万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收益达1272万元,累计分红364万元,实现10个村集体年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最高达167万元。在318国道5000公里里程碑处建设综合服务站,提升游客体验,促进文旅融合,旅游旺季日均客流量可达1500余人,11个商铺和超市每年盈利可达100余万元;央德扎念合作社采用“线上主播带货+线下实体经销”新型销售模式,将扎念琴和扎念琴为元素文创产品销至全国,年均收入158万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播民族艺术文化。发展马路经济,丰富服务业态,形成沿路经济走廊,吸引过往车辆游客停车休息消费,堆康村、宗贝村等5个沿路村庄通过门面出租每年各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25万元不等,带动沿线村庄集体经济大幅增长。

三、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民生福祉

热萨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通过项目带动、合作社吸纳、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对接本地企业和在建项目,为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雅曲建材带动当地95名大学生和18名农牧民群众就业,宗贝村防洪堤等18个正在实施的项目带动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实现就业976余人次,创收20余万元,兴盛运输公司带动155名本地员工就业;依托合作社平台,创新联农带农机制,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吸纳17名本地群众就业,央德扎念合作社通过工坊生产、弹奏培训等方式,实现当地15名农牧民稳定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拓宽就业领域。截至目前,已组织农牧民群众61人次参加技能培训,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达1491人、16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拉孜县热萨乡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相关阅读

拉孜县:党建+三治融合法,蹚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 康马县: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 筑牢战斗堡垒 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治理体系——桑珠孜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吉隆县:党建引领为村集体经济“壮骨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