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日喀则珠峰党建 > 基层党建 >农牧区 >最新动态

日喀则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公示

发表时间: 2023年09月21日 11:32 来源: 日喀则珠峰党建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根据《关于组织实施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落实落地,现将18个县区委书记和6个行业系统党工委书记牵头领办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分6期进行公示,接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监督电话:0892-8822213

 

 

中共日喀则市委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9月18日

桑珠孜区“党建+城市治理”基层党建

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立足实际、找准特色、发挥优势,以“党建引领全覆盖,网络运行全贯通、服务管理全方位”为工作目标,以打造“珠峰领航城市睦邻”党建品牌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乘数效应,推动城市品质整体提升、群众福祉持续增强。

年初既定工作举措: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的新型网格,打造“珠峰领航 城市睦邻”党建品牌,合理设立“网格服务岗亭”,以“1+6+x”基层网格队伍为依托,以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组织与居民近邻守护、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为抓手,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和”“家”的理念,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

现阶段推进情况:坚持亲力亲为,高位推动落实。日喀则市委常委、桑珠孜区委书记陈钢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聚焦城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带头深入城区4个街道开展实地调研近20次,主持召开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专题会议5次,研究列支本级财政保障经费2000万元,切实做到高站位统筹、高质量推动、高效率落实“书记项目”。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网格管理。按照“一统六联”总体思路,以“党建+城市治理”为牵引,以“1+6+X”基层网格队伍为依托,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链条,优化设置城市治理网格159个,配备网格长159名、网格员516名,组建网格党支部94个、党小组42个。今年累计召开民情恳谈会46场次、收集民意121件、代办跑办事项131件、为群众办实事259件,“党建+城市治理”职能聚焦在网格、触角延伸在基层的乘数效应不断彰显。

坚持品牌创建,助推提档升级。以创建“珠峰领航 城市睦邻”党建品牌为重点,积极探索打造了鸿达花园“红色物业”小区管理、江洛康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基层治理、幸福社区“党建+服务”构筑“四带四破四促”城市治理格局、城市商圈“百姓议事日”、全市18个县(区)首家“流动党员驿站”等一批城市治理新路径、新模式,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推动“党建+城市治理”工作提档升级。

白朗县“坚持党建红色引擎驱动

激发果蔬产业发展动能”基层党建

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一方面,力争年底可使用蔬菜大棚种植率达100%,全县果蔬产量达1亿斤以上、产值达2亿元以上,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着力在果蔬产业链上打造党建链、形成服务链、做强产业链。另一方面,提升各级党组织办大事、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县委书记调研“联村党委”工作

年初既定工作举措:一是健全以县级果蔬产业链党委、乡级“联村党委”、村级田间党小组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三级组织体系,实现果蔬产业链上党的组织全覆盖。二是发挥县级果蔬产业链党委统筹引领、“联村党委”联创联建及田间党组织提升产能三项职能作用,搭建起党建引领、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工作平台。三是强化组织、制度、人才、资金四项保障措施,以要素集聚、资源集中的措施保障,激活果蔬产业链党委赋能果蔬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果蔬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现阶段推进情况:今年以来,白朗县立足“农业大县”“农业强县”的战略定位,以“书记项目”为抓手,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推动党建引领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温室大棚运行数量从1716个提高至2201个,产量从3200万斤提高至5920万斤,同期产值由1.2亿元提高至1.6亿元。

织密组织体系,红色堡垒建在链上。针对全县果蔬产业“小散弱”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方式,对建立链上组织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考察分析,并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成立县级果蔬产业链党委1个、乡级果蔬产业“联村党委”4个、田间党小组20个。

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功能强在链上。一是县级果蔬产业链党委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先后组织召开常委会、专题会、现场会、产业链党委会等会议27次,解决果蔬产业发展实际问题17个,牵头制定出台《白朗果蔬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解决1910万元用于大棚改造及新建,研究设立周末集市为15家蔬菜合作社、120余家种植户搭建销售平台。二是“联村党委”发挥联创联建作用。督促召开联席会议22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49.4万元,研究解决“育种运加销”环节重点难点问题34个,开办销售门店17家,签订供销协议11份。三是发挥田间党小组提升产能作用。创新提出党员“到大棚报到、到田间积分”的模式,探索推行“1+3”(1名党员带动3名种植户)帮带机制,开展农技党课、党员示范棚评选等活动46场次,引导党员在果蔬产业发展实践中亮身份、亮职责、比服务,“联村党委”下辖温室大棚运行率从74.5%提升至100%,同期产量从787.1吨提升至840吨,实现果蔬产量和闲置大棚运行率“双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要素保障聚在链上。牵头出台《2023年白朗县果蔬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暂行)》,设立奖励资金100万元,聘请区外果蔬种植技术人才5名,组织蔬菜产业技能培训3期315人次,精准选派1期20人到山东挂职锻炼,发挥援藏优势,将涉及“联村党委”的4个乡镇、6个行政村纳入“珠峰领航·泉润白朗”党建共建范畴,为果蔬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科技支撑。

拉孜县“‘先锋引领 五型联动’模范机关

三年行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机关党建规范化水平大提升,聚焦思想铸魂、组织强基、作风塑形、制度固本、党建引领,锻造全面过硬的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建专业化水平大提升,以“品牌示范、全域提升”工作理念,打造5个模范机关,示范带动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提质增效。机关党建协同化水平大提升,整治“灯下黑”“两张皮”,深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党建、业务互融共促“同心圆”。

农牧民跨市“点对点”组织化劳务输出出征仪式

年初既定工作举措:开展“模范机关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2023—2025年分年度制定创建计划,按照“一年一个台阶、三年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实施机关党建“一年打造、两年带动、三年提升”行动,合理规划创建布局,从组织设置、支部建设、组织生活、功能作用、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上集中发力,将全县53个机关党支部分5个领域,以“5+X”模式,2023年打造5个模范机关。

现阶段推进情况:坚持顶层谋划,高位部署。县委书记亲自谋划、亲自调度,推动建立县级领导分包联系机制,督促每名县级领导包联一个机关党支部,逐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不断深化“县级领导+机关工委委员+机关党组织书记”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拉孜县县直机关模范机关创评工作方案》,按照“一年一个台阶,三年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将全县53个机关党支部细化为5个领域,结合各自领域行业特点和业务工作实际,强化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亮点,培树模范机关创建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县机关党建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大局。聚焦“五型机关”建设,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以“5+X”模式,在县人社局、县发改委、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精心打造5个模范机关党建品牌,紧盯群众就业、项目建设、审判执行、平安拉孜建设、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县人社局立足农牧民群众就业服务职能,打造“四型人社”党建品牌,已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20202人,预计实现创收3.12亿元;县发改委立足项目建设职能,打造“五星发改”,申报以工代赈项目4个,总投资达2739万元,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859万元以上;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职能,打造“不忘初心、守望天平”党建品牌,审结民事类案件264件;县公安局立足平安拉孜建设职能,打造“突出公安特色、创建五型模范机关”党建品牌,刑事案件破案率实现100%,破获电信网络诈骗11起,追回资金24万余元;县教育局立足育人育才职能,打造“三强三聚力”党建品牌,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个,组织33名中小学生赴上海学习交流。

坚持现场品评,比学赶超。探索建立机关党组织遍访制度,县委书记靠前指挥,带头深入一线,解剖麻雀,对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召开模范机关创评中期现场品评会,5家模范机关创评单位围绕创评内容、工作措施、亮点做法、预期效果、实践成果等进行现场讲解、现场评比,为全县各机关党组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传授经验、提供思路。近期还将组织召开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会及县直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总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拉孜县模范机关中期创评现场品评会

昂仁县“‘八抓八促’村集体经济消薄

攻坚行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50%以上,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较2022年度减少30%。

桑桑赛马节暨唐东杰布旅游文化节为合作社搭建销售平台

年初既定工作举措:聚焦“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优”,以“转产止损一批、巩固提升一批、做大做强一批”为工作思路,以“村集体+合作社+特色产业”模式,做实“八抓八促”,争取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因地制宜拓宽发展空间、申报扶持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农牧民党员群众致富新引擎。

现阶段推进情况:“书记项目”申报认领以来,县委书记普布多吉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挂帅成立“书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书记牵头抓总、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5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书记项目”工作,开展实地调研28次,全力推动“书记项目”提速、提质、提效。

聚焦示范引领,力求项目实施出实招。率队调研论证项目建设,整合200万元强基惠民资金用于达局乡伦定村娟珊牛养殖基地项目改造提升;从三农领域奖励资金中分别支出8万元、5万元用于扶持苗圃基地建设项目、民族传统工艺木材加工项目;投入180万元新建秋窝乡当通村短期育肥养殖基地。充分发挥“桑桑酥油”在市场知晓度高、消费者群体大的优势,指导授权13个村集体经济共同打响“桑桑酥油”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做大“土特产”文章,提升产品附加值,端稳致富碗。

聚焦人才培养,力求项目推进有保障。跑办盯办聘请5名农技推广技术人员,负责全县农业、牧业、藏鸡养殖、蔬菜种植等技术培训推广;主动向上对接邀请财政、审计相关专家深入36家合作社开展财务以审代训工作;审定“头雁提升”计划,先后派出311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赴陕西西安、延安进行培训,通过对照示范组织、学习先进经验,帮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为推动“书记项目”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聚焦工作实效,力求项目落地出实效。主持召开全县乡村振兴推进大会,就做好反季节出栏工作进行详细部署,推动反季节出栏牲畜571头(只、匹),群众享受反季节出栏补贴资金达21.95万元;藏鸡养殖合作社累计销售藏鸡蛋6.9万枚,销售资金达20.9万元;牵头谋划推进举办第二届桑桑赛马节暨唐东文化旅游推介会,以此为媒,统筹27.9万元开展“幸福昂仁·悦享消费”促消费活动,带动产业增收89.84万元;积极与市农投公司对接,销售农特产品收入达776万元,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农牧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达局乡伦定村娟珊牛养殖基地


相关阅读

康马县: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 筑牢战斗堡垒 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治理体系——桑珠孜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吉隆县:党建引领为村集体经济“壮骨强筋” 聂拉木“珠峰领航·边疆红色口岸”国门大党建工作全面启动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南木林县多角乡色雄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结对共庆党的103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