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初审结果的公示
根据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评选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人社部函〔2021〕64号)要求,各地市各部门各单位层层推荐,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题研究,并报区党委主要领导审定,经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通过,现公示如下:
1.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拉萨办事处老干科为我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2.林芝市朗县县委老干部局局长拉巴卓玛为我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如对以上集体、个人有异议,请实名以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区党委老干部局办公室(拉萨市罗布林卡路20号)反映。
电话:0891-6810812 6822524(传真)
公示时间:8月28日-9月3日
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西藏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
2021年8月28日
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事迹简介
集体名称: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拉萨办事处老干科
推荐单位:日喀则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日喀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截至2021年6月,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拉萨办事处老干科代管离退休干部职工1295名。其中离休干部1人,“59·3·28”退休干部91人;中共党员910名,50年党龄以上的老干部101人;离退休党委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26个。
一、创建精神化服务模式,做好常规服务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注重活动实效。2019年3月日喀则市驻拉萨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以来,开展活动600余场,参与人数达4044人次。2020年8月,老干科经过精心筹备,组织了“日喀则地区中学第一批知青暨同学插队落户五十周年纪念活动”。98名年近古稀的老知青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见到昔日的同窗兼“战友”,开心得像孩子一样。此次纪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全体老知青的高度赞扬,并向老干科赠送了感谢锦旗。一位老知青在活动结束时满含热泪地拉着工作人员益西卓玛的手,激动地表示:“感谢你们,感谢老干科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你们让我们真切回忆起青春的美好时光!”二是做好老干部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参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将党费主要用于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培训、教育管理、开展活动、表彰奖励以及补助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等。截至目前老干科代管老干部党费171421元,特殊党费92000元,开设专用账户、专人负责、定期核对。三是定时组织离退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贯穿于离退休干部工作全过程,引导离退休干部始终坚持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创建亲情化服务模式,做好贴近服务
一是坚持以精准精细为目标,满怀真情做好工作。针对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离退休人员,强化精准服务意识,突出服务重点,抓好分类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2021年7月3日,一位老干部去区党委老干部局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开幕仪式,回家后发现助听器丢失,工作人员多吉曲吉和仁青拉措听后二话不说直奔会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找到了助听器,并送还至老干部家中。老干部感激地握着她们的手,说道:“辛苦你们了,谢谢、谢谢!”老干科收到老干部生病住院、去世等消息后,第一时间走访慰问老干部及其家属,并及时向其原单位汇报情况。截至目前,共慰问困难离退休党员105人次、看望住院人员84人次、慰问去世老干部家属176户。此外,还协助安置在拉萨的老干部转户1008人;办理城镇居民医保182人、养老保险25人、低保1人。二是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策待遇。定期协调组织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为老干部解读和答疑新的离退休政策,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待遇。2020年9月,邀请日喀则市财政局、市委老干局、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老干部们解读最新离退休养老金发放政策。截至目前,老干科共为老干部政策答疑1928人次。三是精心搭建平台,老干部作用发挥积极明显。以“展示阳光心态、畅谈发展变化”为主题,引导和激励退休老干部为日喀则的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干部心系武汉,主动捐款,代管退休人员捐款517150元。
三、创建个性化服务模式,做好个性服务
从老干部年龄结构及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党支部活动的新形式,通过座谈、学习讨论、专题讲座、谈心等形式,积极组织离退休支部开展活动,引导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做到信念坚定、思想常青、理想永存。2021年上半年组织离退休干部专题学习3次,参加培训58人次,组织退休干部职工30人参观考察林周县及山南市的红色教育基地。
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事迹简介
先进名称:拉巴卓玛
推荐单位:林芝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林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拉巴卓玛,女,藏族,中共党员,1988年2月出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整整奋斗了十年,务实耐心,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尽职尽责,切实把朗县县委老干部局建成了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娘家”,把自己培养成了“娘家”的贴心“小管家”。
一、注入真情,为老服务“心贴心”
一是主动作为,当好党和老干部的“连心桥”。坚持落实“六个及时”“五个必访”的要求,做到老干部事情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了老干部家访制度和意见建议协调制度,每年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老干部意见建议协调会,近年来,共协调解决120余名老干部子女就业、工作调动等问题,把县城老干部住宿区纳入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让老干部所思所想所盼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二是用情呵护,当好老干部的“贴心人”。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及老干部家属特困帮扶机制,申请设立了特困帮扶专项资金20万元。截至目前,帮扶老干部37名、老干部遗属19名,解决帮扶资金50余万元。为减轻老干部赴内地就医治疗的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老干部赴内地住院治疗个人及陪护1人的往返交通费等。三是用心服务,当好老干部的“勤务员”。坚持把老干部事情想在前、做在前,做到让老干部少跑腿、少操心。老干部需要办理的大小事务都会随时电话联系她,下水道堵了、电视没信号、办理各类证件、调解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有她的参与,并得到了妥善处理。
二、勇于担当,为老办事“实打实”
一是突破了朗县80%的老干部从未踏出西藏参观考察的历史。2015年争取了每年50万元的老干部参观考察疗养经费,先后组织老干部赴四川、北京、广西、云南、海南、拉萨、山南、墨脱、察隅、波密等地参观学习和集中疗养,实现了老干部全覆盖。二是打破了朗县只在区内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的历史。每逢三大节日、重要纪念日,慰问区内老干部的同时,奔赴四川、广西、河南走访慰问区外安置的老干部20人,安置在广西的朱仕春老人激动地说:“退休30年了,组织没有忘记我,还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身体和生活,通报朗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真是太感谢和太感动了。”三是解决了老干部支部阵地建设不全的问题。累计投入270余万元,为直属管理的4个老干部支部,配备了软硬件设施,强化支部功能,为老干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强化引导,让老红心“忠而实”
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红心向党、砥砺前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抓手,成立直属老干部党支部4个,代管老干部支部3个,发展新党员3人。一是投身重点工作。先后组织9名老干部参与地名普查和县志、政府年鉴的编撰,《区域文化丛书》的收集整理、重要会议的藏文翻译和教育部门的工资调整等,推荐1名老干部担任朗县初心讲学堂的特邀教师,做到退休不褪色。二是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等,组织老干部进机关、村(居)和学校,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传承和践行者,引导他们进一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充分发挥优势。成立老年艺术团,参加县乡组织的各项活动90余场次;组织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县城卫生治理和绿化工作,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植树造林“优秀集体”;组织有专业技能的老干部为老弱病残群众进行义务调理,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老干部们为疫区捐款近3.6余万元,为疫区人民送去温暖。
四、管理有方,团体建设“精而优”
十年间,该同志已成为朗县最年长的老干部工作者,持续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发挥带头模范和传帮带作用,始终做到上班最早、加班最多、工作最踏实,树立了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忠于职守的老干部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成为了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在抓班子、带队伍上,经常组织学习,让干部吃透文件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在她的带领下,班子团结奋进,队伍活力增强,全局干部坚持做到了“一份微笑、一杯热茶”,始终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带着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得到老干部的认可和赞扬。县城老干部支部连续9年被评为了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还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老干部局被评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朗县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区“最美志愿服务队”、支部书记德列评为“最美志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