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松彬,上海市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临床麻醉以及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局级课题2项”。
刘松彬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保障日喀则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待产的孕产妇母婴安全,他克服高原缺氧、穿着防护服操作不便等条件限制,会同当地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实周密的麻醉计划,保障了救治点产妇围产期的母婴安全。疫情期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收治了1名交通事故导致的全身多处骨折合并气胸、创伤性湿肺的患者,刘主任参加患者术前多学科的会诊,针对患者一次手术多个切口,并存疾病多的情况,他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保障了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刘松彬主任用他精湛的医术守卫着日喀则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生命的“守护神”。
作为上海市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他一直思考着如何把上海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日喀则、留在日喀则,为当地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在工作中,他通过和本地医生交流,了解技术需求,设计教学方案,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逐步提高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华东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麻醉联合模拟演练,不断提高本地医生临床危机事件处理能力,保障临床安全;借助“师带徒”形式,聚焦学员、倾囊相授、悉心指导,培养学科骨干和后备人才,逐渐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通知带领当地学员和援藏医疗队员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开展急救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提高识别、操作能力,尽可能抓住黄金四分钟,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急救知识进校园,不仅丰富了师生的科普知识,还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意识。
抵达日喀则以来,刘主任积极融入科室工作、了解科室发展现状、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借医院开展“学科发展调研”之机,与本地主任一同汇报了科室现状、存在问题及计划目标,在院领导及行政援藏主任的建议下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行动方案,建立了日喀则地区首家麻醉后复苏室,完善科室建制,保障临床安全。科研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他秉持“科研为临床服务”的理念,鼓励科室内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科研实力,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科室高质量发展。在刘主任的指导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张建磊医生参加了第十一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OCAP 2022)“恩华杯”中青年麻醉医师论文比赛,获得临床研究组“二等奖”,极大地鼓舞了科室“扎根临床,探索科研”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