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朱晓萌老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非常光荣地成为了山东省第十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教师。他始终牢记齐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甘做教育传递的使者,信守“把藏区当故乡、视藏族同胞为亲人”的庄严承诺,到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参加援藏工作。
进藏一年来,朱晓萌认真落实各级部门对教育援藏工作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推动受援学校教学的改进,教师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观念得到了改变。根据学校安排,这一年朱晓萌负责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和高一4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影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钻研教材,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不断探究适应西藏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2年的秋天,注定是不平凡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朱晓萌借助钉钉软件开展网络课堂教学工作,并向学校同事介绍了山东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帮助同事开展线上教学,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期间,面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每天督促学生按时上课打卡外,朱晓萌时刻关注班里49名同学的健康安全。通过微信群,及时向学生传达各级部门的重要通知、文件,给学生普及病毒预防知识,叮嘱学生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并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按时收集班级学生的健康监测信息和核酸检测信息,并及时统计上报。
高一4班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班级,有来自藏族、汉族、僜人等民族的学生。不同民族的习惯、风俗有很大差异。这一年来朱晓萌加强班级管理,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关注每一个学生。他基本每天早上7点左右(西藏和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相当于内地的5点)骑自行车到学校,和学生一起早读,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坚持到22点,学生第三节晚自习下课以后再回到公寓。通过每天的付出,他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用自身的勤奋、认真、踏实去引导教育学生。
日喀则一高的学生来自于西藏各个地区,个别居住偏远的学生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回家。因为气候、环境各种原因,学生经常生病。当学生生病,家长无法赶到学校,作为班主任的他带着学生去医院诊治,并垫付医疗费用。学生生病期间,晚上他都在学校值班室或者办公室休息,防止生病学生身体有突发情况。班级有一名女生,长期腹部疼痛,经过医院检查,发现先天性发育不全,学生和家长非常焦虑。朱晓萌多方打听,联系到山东省援藏医疗妇科专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专门的医学咨询,有效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并提出了专业治疗意见。
朱晓萌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学校工作,努力上好班级思政课。每个周末按照学校学生管理中心布置的思政课主题,认真结合班级情况,进行思政宣讲和一周班级情况总结。在朱晓萌的努力付出下,班级的集体意识不断强化,学习氛围不断增强,在这一学年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5月20日日喀则市一高举办“第七届班主任节”表彰会上他被评选为“金牌班主任”。
竭诚助力年轻教师成长。2023年4月在日喀则一高的“青蓝工程”中,朱晓萌和本地一位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指导。并从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学生学习心理、听课习惯、课堂知识检测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切实提升了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2023年6月朱晓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送教下乡工作。期间,他认真研究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吉隆县完全小学开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题公开课,受到了送教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