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华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会员(ISDE),香港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机器人外科操作培训认证,2019年全国胸外科青年医师竞技大赛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发表SCI论文7篇,参编学术著作6部,主持上海市及上海交通大学课题2项。临床专长:肺部及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和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疑难复杂食管疾病的外科治疗;胸部外科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一场高难度的食管癌手术成功进行。上海市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华荣开展了首例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为一名本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重燃了生命的希望。该术式在西藏、青海、新疆地区尚属首次开展。胸科专家再次以专业优势,竭尽所能为藏区同胞解除病痛、带去福音。
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辗转来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求医,胸外科医疗团队为他进行全面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并且病灶直径超过4cm。但患者世居高原并长期抽烟,导致肺功能低下,手术风险很高。胸外科华荣和达娃琼达带领团队仔细评估了患者病情,并组织麻醉科、手术室、监护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讨论后,华荣敢为人先,最终决定用“微创充气式纵隔镜技术”为患者开这个刀。相较于传统的经颈胸腹的三切口食管手术,充气纵隔镜手术在纵隔“通道”内完成食管切除,因此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该术式在西藏、青海、新疆地区尚属首次,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并通过援藏医疗队获得了后方单位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医疗器械支持。
手术中,华荣克服高原缺氧的挑战,先在患者颈部打了一个很小的孔道,伸入纵隔镜,慢慢向腹腔游离。下方再经由腹腔镜向上游离,将两端打通,建立起一条纵隔内“通道”。凭借扎实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团队顺利将食管病变段完整切除,手术取得成功。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很快可以经口进食并康复出院。
据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医疗队开展的高原相关疾病普查初步数据显示:因高海拔慢性缺氧、保健意识薄弱、卫生条件落后等因素,日喀则高原地区普遍肺功能指标较低,而肺部慢性炎症比例偏高。而食管癌手术涉及脏器多,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对患者体质要求较高,所以一些藏区患者常常被迫选择保守治疗,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率先在青藏疆地区开展的充气纵隔镜食管手术,为年老体弱、肺功能差、胸腔广泛粘连、胸廓畸形的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手术机会。该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微创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后胸外科将继续依托后方单位的支持,不断拓展针对高原特点的医疗技术项目,为患者驱除病痛,造福藏区群众。
上海市胸科医院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为“包科对口支援”单位,采用“援培结合”机制,2016年至今已相继选派4名胸外科医疗专业人才参加援藏工作,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带到日喀则,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