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日喀则珠峰党建 > 基层党建 >农牧区 >最新动态

抓党建促发展 以发展强党建—记萨嘎县雄如乡卓巴布村发展新路子

发表时间: 2021年10月09日 10:28 来源: 中共萨嘎县委组织部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抓党建促发展 以发展强党建

为建设美丽乡村,提高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乡村振兴要求,萨嘎县雄如乡卓巴布村通过成立牛羊养殖股份经济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的基层发展新路子,不断壮大该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支部党建工作统领全盘工作。以支部党建工作为统领,切实将党建工作与村级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断增强该村自身发展动力与活力,找准党建工作与发展的定位,摆正二者关系,通过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与完善党支部的作用与地位,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担当,切实形成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真正两手抓、两不误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支部工作引领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发卓巴布村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年,该村以“党支部+致富带头人+群众”的工作模式,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开办了具有该村特色的农牧民餐馆。一是通过实地考察选址的方式,为该村餐馆的开办选取了有利的位置,并且由村委会协商一致同意,该餐馆的开办由村委会统一提供免费的场地和提供开办资金;积极动员致富带头人以及目前在家待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餐馆的开办中去,切实解决部分无法外出打工,在家待业的群众就业问题;此外还有效提高了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送钱送物,不如有个好支部。”结合村级换届,注重从年轻化、多元化,经济型、发展型,敢作为、能作为等方面入手,为村组织挑选了一批战斗力强、凝聚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级党组织队伍。村党支部按照“党建强村、党员带头、民主理村、法治治村”的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该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发展模式,实现了党建和合作社融合发展。在该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卓巴布村本着把支部建工作带领合作社发展的思路,优化村级党组织的靠前指挥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度。三是大力开展党员“双培双带”活动。充分发挥能人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将村传统个体经济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走特色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成功创办具有卓巴布村特色的藏餐馆、茶馆,并已成功投入营业,为该村残疾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切实做到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

坚持以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成效。在推进发展上,强化制度建设,成立合作社组织架构,通过村民推选出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长及成员,保证了创办的特色餐馆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大事小情决策和应对风险挑战时能有主心骨和推动力。完善餐馆日常工作章程和管理制度,采取合作社成员承包经营方式,卓巴布村村干部进行分工管理活动,使其真正发挥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该村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村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对口的合作社,要鼓励经营大户,带头党员、放下思想包袱,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担子。二是通过动员,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去外地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合作社的认识,制作专题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社的好处,使干部通过群众真正认识到合作社,大力掀起全民入股合作社的高潮。

坚持“党建+”的工作模式,带动业务工作发展,使卓巴布村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带队伍、强业务、促发展的路子,为该村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全村发展发挥了带头作用,进一步检验了该村党建工作促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相关阅读

康马县: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 筑牢战斗堡垒 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治理体系——桑珠孜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吉隆县:党建引领为村集体经济“壮骨强筋” 聂拉木“珠峰领航·边疆红色口岸”国门大党建工作全面启动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南木林县多角乡色雄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结对共庆党的103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