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初次来到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波绒乡波木村开展驻村工作。时光流转,2018年12月再次与聂拉木县结缘,来到宁果乡担任萨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从一名机关干部下沉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面对新的角色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担负的使命光荣,这既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一种责任和挑战。我迅速转变思想,认真熟悉驻村工作。
初到萨那村,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为了吃透村情民情,与包村领导、村干部一起深入到村民家中、牧场帐篷里,走访了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了解每户的家庭人数、住房条件、养殖情况、收入、支出等情况,并将各户的基本情况抄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与村“两委”促膝长谈,针对各户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户情的帮扶措施。
沧海一粟,与战疫共进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时刻牢记驻村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从挨家挨户进行宣传防控知识、消毒、测量体温、登记外来人员,再到为村民免费发放藏药熏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使每位村民增强对疫情防控忧患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亲力亲为做好每一件关乎老百姓的事,关心关爱农牧民群众是最让自己觉得快乐和有意义的事。
疫情面前,方显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充分发挥学校的医疗优势,发动学校藏医专家及爱心人士赴点木草原为群众开展免费送医送药活动,共接诊70余人次,发放价值约4千元的各类藏药及西药。爱心捐赠,暖心助学。到了开学季,看到村里的小朋友在寒风凛凛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奔向学校,就寻思着为村上的小朋友谋一点“福利”,于是自己拿出一千多元并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先后为萨那村的学生捐赠了价值2万多元的爱心物资。动员青壮年,不贻务工时。解决完孩子的事,最困扰的便是全村贫困户勤劳致富的事。日子久了,发现村里总有几个游手好闲的青壮年,从做思想工作下手,再到家中拉家常,时间久了便在不知不觉中彼此成为了好朋友,成功动员了5名青年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求助外援,拓宽致富门路。面对贫困户缺技术、缺产业带动的现状,积极争取了50万元帮扶资金,在“一村三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特色产品加工及缝纫手工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的愿望。
时光飞逝,驻村的日子如白驹过隙一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守好初心、担好使命,与全体驻村工作队员一起贡献力量,让萨那村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把萨那村建设的更加美丽。
为每家每户发放藏药熏香粉图
为村里的学生发放爱心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