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干,高原的风也能变成致富的帆!”海拔4600米的昂仁县桑桑镇,牧民嘎玛望着暖圈里膘肥体壮的羊群,脸上的笑容比炉膛里的火还要炽热。
11月的高原清晨,寒风如刀刺骨,但当第一缕阳光跃出雪山,两村的新居便被镀上一层金芒——白墙映雪原、红顶衬晴空,家家户户炉膛里跳动的火焰,不仅消融了寒意,更点燃了群众心中的希望。“住进亮堂新房的那天,我摸着光滑的墙壁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日子过红火!”贡琼村村民嘎玛的心声,道出了受灾群众的共同期盼。灾后重建不仅让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更以坚实的保障为起点,铺就了“业有所兴”的致富之路,让“向往美好生活”从心底的期盼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安居是民生之本,兴业是致富之基。为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好、能致富”,当地党委政府迅速锚定产业振兴战略,以“造血式”帮扶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西果村精准发力“种养并举”,针对传统养殖短板,通过政策精准滴灌、技术上门指导,优化反季节出栏方案,让老养殖业褪去“老模样”、焕发“新生机”;同时盘活村内温室大棚,引进小白菜、黄瓜等适配高原气候的蔬菜品种,邀请农技专家现场“传经送宝”,手把手传授大棚精细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实用技巧。如今,新鲜蔬菜不仅实现全村自给自足,更让20余户村民每户年均减少采购支出5000余元,成为群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隔壁的贡琼村同样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全村已出栏羊620 只、牛10头,村民总增收近20万元。仅靠出栏60只羊就收获颇丰的嘎玛,捧着沉甸甸的收入,哽咽着道出心声:“多亏了党中央的好政策,多亏了各方的帮扶!现在住进了亮堂新房,靠着养羊又赚了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心里比揣着火炉还暖和!” 朴实的话语里,既有对政策扶持的感恩,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满心憧憬。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种养产业中,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希望,让“向往的生活”在奋斗中不断升温。

漫步今日的西果、贡琼两村,暖圈里的牛羊悠闲咀嚼,大棚里的蔬菜青翠欲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踏实幸福的笑容,孩子们的欢笑声在高原上空久久回荡。从地震后的“废墟”到宜居宜业的“幸福村”,从依赖帮扶的“输血”到自主增收的“造血”,这背后,是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政策护航,是当地党委政府的精准施策与务实作为,更是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奋进精神——这份精神,让高原的风不再凛冽,反而成为助推致富的“顺风帆”;让灾后的土地不再荒芜,反而孕育出无限希望。
在这片被爱与希望滋养的高原沃土上,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正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开。相信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民生保障持续完善,群众的日子必将越过越红火,“向往的美好生活”必将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