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市水利局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核心,持续对标对表全市水利工作内容,坚持以学促干、干字当头,围绕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着力构建监测智能化、数字化体系,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服务水平。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构建水灾害预警监测体系
统筹建设完成2022年、2023年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更新自动雨量站66个、自动水位站33个、简易监测预警设施设备10个,在1个城镇17个集镇开展调查评价,建立12个县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在18个县区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培训演练1次。对山洪灾害防治区内雨水情进行跟踪掌握,提高局部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和基层群防群治能力。
综合提升水域空间均衡配置能力,构建水资源计量监测体系
完成全市25套城镇公共供水工程取水口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将水量信息实时传输至区、市水利信息监测终端,综合安装70个农村供水工程210套机械式计量监测设备、12个小型灌溉工程24套在线计量设备,通过对城镇供水工程取水口、农村人饮工程和小型灌溉工程典型样本取水量的计量监测,可有效掌握全市取用水情况,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提供数据保障。
牢固树立河湖保护安全红线意识,构建水生态流量监测体系
借助山东援藏平台优势,建设监测前端23个站点,终端应用软件及分析系统1套,实现重点河段水位、流量、流速、水质等河湖信息实时监测;其中建设视频监控示范站点2个,分别位于年楚河、湘河下游;“水量+水位”监控站点20个,同步集成年楚河日喀则水文站视频监控设施1处。通过对重要生态水量控制断面、重点水工程下泄断面、重要生态补水工程渠首等进行监测,利用前端感知信息自动监测、终端应用分析,实现重要河湖生态监测全时覆盖。
据了解,下一步,市水利局将加快构建全市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完善江河湖库监测体系,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均衡全市水资源调配,全面提高水利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