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通门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农牧民产业革命实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指导意见》(日委办﹝2020﹞20号)的文件精神,立足谢通门县实际,紧扣“四项举措”,持续抓好专合组织规范提升工作,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更加规范,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生产经营更加标准。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描绘产业蓝图。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召开全县产业发展暨合作社发展工作座谈会,梳理产业布局、合作社生产销售和规范管理等意见建议21项,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在巩固现有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采矿、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确立“农牧稳县”、“工矿富县”、“商旅强县”的产业发展总基调。
二是抓好“技能培训”,培养专业人才。从提升管理水平和巩固业务能力上持续发力,组织县专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深入19个乡镇现场指导4次;举办合作社辅导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参训306人次;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和专技人员开展种养殖等技能培训4次,参训234人次。
三是抓好“专项治理”,注重规范提升。从组织架构、建章立制、硬件设施、生产服务4个方面细化18项标准,推进专合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合作社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合作社专项治理活动”,定期对全县合作社进行抽查,有力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全县共清理注销“空壳社”131家,指导规范合作社301家,正在规范提升64家。
四是抓好“两个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供销合作社在拉萨、日喀则新开两家销售门店,直销各类合作社产品,有效延伸了销售链条。线上,指导供销合作社注册“谢雄一见则喜”抖音小店,着力打造“互联网+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仓储、销售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今年来,供销合作社线上线下销售产品188种,销售额达143万余元,有效解决了销路窄的难题。